大疆之后,深圳又出了个700亿巨头
作者 | 高凌朗 编辑 | 汪戈伐 图片来自企业网站
6月11日,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开盘价182元,较47.27元的发行价上涨285%,涨幅创下了2025年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纪录。
相应的,影石创新34岁的创始人刘靖康成为科创板年龄最小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敲钟仪式上,他用公司最新产品Insta360 X5全景相机代替传统锣锤。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专注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研发生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公司在全景相机市场连续六年保持全球第一。在运动相机领域也位列全球第二,紧追美国老牌厂商GoPro。
影石创新的财务表现同样亮眼,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5.74亿元,净利润9.46亿元,毛利率保持在52.2%的较高水平。海外营收占比76.35%,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影石创新此次IPO募资19.38亿元,是2025年科创板募资金额最大的单个项目。
技术驱动创业
刘靖康在大学期间就展现出较强的技术能力,他曾通过对全校学生照片的数据分析处理,生成各院系的平均脸型图像。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件是,刘靖康通过分析电视采访中的电话按键声音,成功推算出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的手机号码。
这些技术展示引起了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IDG资本合伙人童晨当时正在寻找有潜力的年轻创业者,专程赶到南京与刘靖康接触。
经过评估,IDG决定投资这个连正式商业计划书都没有的大学生项目。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后来回忆,刘靖康虽然话不多,但在技术和产品思考方面表现出色,执行能力很强。
创业初期,刘靖康选择了相对熟悉的软件领域。2013年还在校期间,他开发了"名校直播"应用,主要功能是直播各大高校的公开讲座。
该项目获得了包括IDG在内的多家机构天使轮投资。但在实际运营中,用户反馈视频画质不够清晰,观看体验较差。
转折点出现在刘靖康接触到全景视频技术的时候。这种360度全方位拍摄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视觉沉浸感,但当时的设备通常由多个专业相机组成,成本高昂且操作复杂。刘靖康意识到,如果能做出消费级的全景相机,市场潜力巨大。
基于这一判断,2015年刘靖康毕业后立即调整创业方向,从软件转向硬件。他带领十几人的团队从南京迁至深圳,正式成立影石创新。
选择深圳的考虑很现实,这里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从芯片、传感器到组装代工,都能就近解决。
突破细分市场
影石的第一款产品Nano于2016年正式发布。这款设备采用直插iPhone的连接方式,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全景图像的实时拼接处理,解决了当时全景设备传输速度慢、后期处理复杂的技术难题。
该产品在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展出后,获得了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的公开称赞,被评价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
市场反应最初相当积极,Nano上市首月销售2万台,为公司带来2000万元营收。海外经销商纷纷下单,公司营收在短时间内从零增长到月收入千万级别。
然而,进入第二个月后,Nano就销量出现急剧下滑,暴露出产品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
具体来说,当时全景相机作为新兴品类,整体市场规模有限。无论是日本理光、韩国三星这样的传统影像厂商,还是影石这样的新进入者,都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和核心使用场景。
市场之所以取得突破,得益于影石对用户行为的深度观察。刘靖康在分析用户反馈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开始将Nano应用于运动场景,特别是滑雪、骑行、攀岩等极限运动的拍摄。这个发现让影石意识到全景相机的真正价值所在。
传统运动相机如GoPro虽然便携耐用,但要求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同时控制拍摄角度和构图,这在高强度运动中很难做到。全景相机则提供了"先拍摄后取景"的全新模式,用户可以专注于运动本身,在后期编辑时再选择最佳视角和构图。
基于这一洞察,影石确定了全景运动相机的产品定位。这个细分方向既不同于GoPro主导的传统运动相机市场,也区别于理光、三星聚焦的VR内容创作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017年,公司推出专门面向运动用户的Insta ONE产品线。2018年发布的X系列更是确立了影石在全景运动相机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产品的核心创新之一是“隐形自拍杆”功能,通过图像算法使画面中的自拍杆完全消失,营造出第三人称专业跟拍的视觉效果。
2018年,影石超越三星和理光,首次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的公司,并且这一领先地位保持至今。公司营收也从2018年的2.58亿元快速增长,2022年突破20亿元,2024年达到55.7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25%。
影石从成立之初就将海外市场作为重点。2024年海外收入42.23亿元,占总营收的76.35%。主要销售区域包括美国(占23%)、欧洲(占23%)以及日本等亚太发达市场。
在美国市场,影石新品发售时经常出现消费者排队购买的场景,产品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高估值遭质疑
700亿元的市值水平让影石承受着更大的市场期望和竞争压力。当前最直接的威胁来自行业竞争的加剧。
据市场消息,大疆计划在2025年7月推出首款面向消费者的全景相机DJI Osmo 360,这将对影石的核心业务构成正面冲击。与此同时,曾经的行业霸主GoPro也在准备发布新的360度全景产品,试图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市场空间的天花板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业研究,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为50.3亿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为314.4亿元。
虽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10-13%的年增长率,但全景相机的总体市场容量相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众消费电子品类仍然有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身增长放缓的迹象,影石2024年净利润增速从2023年的103%大幅降至20%,显示出增长动能的减弱。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2.5%,这是近年来影石首次出现负增长。
海外市场的高依赖度也带来了额外风险。2024年,竞争对手GoPro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337调查申请,指控影石相关产品侵犯其在美国的知识产权。
虽然影石已经提交了产品规避设计方案,但类似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会持续影响公司在关键海外市场的业务开展。
刘靖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的长远目标不仅是在现有品类中竞争,更要通过持续创新定义全新的产品类别。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产品计划,但强调公司正在研发面向全新市场的创新产品。
对于这位科创板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而言,700亿元市值既是对过去十年努力的认可,更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正如他在上市致辞中所说:"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原文标题 : 大疆之后,深圳又出了个700亿巨头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